8月12日至13日,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王建倫率調研組來吉林市,就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情況進行調研。省醫保協會會長回亞芹、省醫保局局長王喆參加調研。吉林市市政協副主席、市政府黨組成員孫寶玉陪同調研。在吉林市期間,調研組首先聽取了我市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情況的匯報。
隨后,王建倫來到高新區高新街道長江社區實地考察社會監督工作,詳細查看了社區崗位設置及服務窗口的工作情況,認真聽取了社區工作人員關于社區崗位設置、各種業務流程的介紹,并與社區居民代表就社保、醫保問題進行座談,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王建倫對我市在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她指出,吉林市在強化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中,認識高、力度大、把握準、效果好,出臺的各項制度、辦法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走在了全省各市(州)前列,豐富了本次調研的成果,對吉林省深入推進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推動作用。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她強調,社會保險基金作為一項公共基金,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應由百姓參與監督管理,要采取多種有效的公眾監督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更是筑牢基金安全大堤的需要。各相關部門要將它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做到廣覆蓋、多層次、保基本、可持續;要加強監督管理,科學預算,進一步加大基金的征收管理力度;要建立信息共享、協調配合的機制,進一步推動社保機構能力建設。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去年收入近3.6萬億,10日財政部公布了關于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透露當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5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總支出28744億元,比上年增長2...原標題:全國社會保險基金去年收入近3.6萬億京華時報訊10日財政部公布了關于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說明,透露當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5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總支出28744億元,比上年增長20%;本年收支結余7250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4884億元。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主要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以及生育保險基金七部分。
各項基金中,最大頭的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決算報告顯示,2013年這部分基金收入20790億元,同比增長14%,完成預算的111%;支出16699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預算的101%。
本年收支結余4091億元,年末滾存結余26900億元。
8月12日至13日,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王建倫率調研組來吉林市,就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情況進行調研。省醫保協會會長回亞芹、省醫保局局長王喆參加調研。吉林市市政協副主席、市政府黨組成員孫寶玉陪同調研。在吉林市期間,調研組首先聽取了我市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情況的匯報。隨后,王建倫來到高新區高新街道長江社區實地考察社會監督工作,詳細查看了社區崗位設置及服務窗口的工作情況,認真聽取了社區工作人員關于社區崗位設置、各種業務流程的介紹,并與社區居民代表就社保、醫保問題進行座談,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王建倫對我市在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她指出,吉林市在強化社保基金社會監督工作中,認識高、力度大、把握準、效果好,出臺的各項制度、辦法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走在了全省各市(州)前列,豐富了本次調研的成果,對吉林省深入推進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推動作用。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她強調,社會保險基金作為一項公共基金,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應由百姓參與監督管理,要采取多種有效的公眾監督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更是筑牢基金安全大堤的需要。各相關部門要將它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做到廣覆蓋、多層次、保基本、可持續;要加強監督管理,科學預算,進一步加大基金的征收管理力度;要建立信息共享、協調配合的機制,進一步推動社保機構能力建設。
太平洋保險(www.yzryyl.com)賠付能力強、理賠速度快,是購買保險的不二選擇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6月30日談及“職工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比例在下降,中斷繳費人數也在增加”時表示,是受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部分企業和行業確實受到了一些沖擊,有的企業用工量在減少。
人社部6月30日召開《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主要內容并答記者問。
唐霽松表示,企業的繳費人數2014年是19431億人,實際上比2013年還增加了470萬人,增長率是2.5%。中斷繳費的人數在增加,原因之一是受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部分企業和行業確實受到了一些沖擊,有的企業用工量在減少。
另外,企業用工人員的波動性比較大,有的企業職工離開了原企業以后,到了新的崗位上,沒有及時地接續社會保險關系,造成了部分職工中斷養老保險繳費的情況。
原因之二,近年來,小部分的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工人工資增幅較小,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增長不快,社會平均工資增幅較大,造成了部分人員繳費困難,由此中斷了繳費。
第三個原因,一些人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對參保繳費政策的理解有偏差,比如有些人交滿了15年,以為可以領到終身的養老金,確實是這樣,但是他交的少,肯定也領的少,大家對政策的理解還有偏差。
唐霽松表示,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人社部覺得還要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要進一步積極研究如何完善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包括研究完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政策,吸引和鼓勵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加或者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同時,我們也要完善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辦法和待遇調整的辦法,激勵更多的人長期繳費、多繳費。
二是為了避免更多的中斷,我們還是要加大對繳費困難的人員的扶持力度,比如落實社保補貼政策。
三是要加強社保的稽核與執法的檢查力度,按照社會保險法對各類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強制性要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保證參保人員流動到私營企業、小微企業、服務業的時候,能夠及時接續好自己的養老保險關系。
此外,要加強對社保繳費的宣傳,不斷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意識。當然,在經辦管理服務方面,我們也要提供更多的方便,使得這些中斷的人能夠及時接續關系和方便他們參保繳費。
中國出臺國家標準 北京6月12日電記者12日從中國國家標準委獲悉,其發布的國家標準將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中國社會保險標準體系建設中急需制定的一項基礎標準。 從參保登記的條件、內容、時間、調查摸底內容以及參保登記程序5個方面規范了參保登記業務;從信息變更的內容、所需材料及服務流程3個方面規范了信息變更業務;從參保人員繳費、參保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及集體補助3個方面規范了保費收繳業務;從個人賬戶記錄、支付及結算3個方面規范了個人賬戶管理業務;從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發放、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養老待遇停止支付及恢復支付5個方面規范了待遇支付業務;從所需材料、關系轉移人員操作程序及特殊情況處理3個方面規范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業務;從所需材料、服務流程、審核與關系終止3個方面規范了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業務。
適用于各級各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社會保險服務相關機構提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弱化行政管理色彩,并充分考慮經辦實務在基層普遍存在的差異性,即地區間制度發展、機構設置、基層平臺、服務等方面的不同基礎,對于各地經辦服務中具有借鑒意義的成功經驗和創新舉措,按照統一性原則予以表述,確保國家標準在全國普遍適用。 據了解,中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啟動實施以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2012年,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為人人享有養老保險打下制度基礎。2014年,中國國務院決定將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兩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合并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內容摘要:文章從中國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的現狀入手,分析了目前社保經辦機構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3點改革建議:(1)社會保險經辦人員編制實行動態配比制,工作人員數量與參保人次“掛鉤”,以防止出現人員超負荷工作,服務質量下降的現象;(2)社保經辦服務系統的經費預算全部納入到社會保險基金中列支,以徹底解決經費保障不足的問題;(3)根據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建立全國社會保險事業管理總局,各級經辦機構實行垂直領導體制,社保經辦系統應定性為“特殊類公益事業單位”。 關鍵詞: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服務型政府;行政體制改革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鄭秉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內容提要】文章從中國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的現狀入手,分析了目前社保經辦機構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3點改革建議:(1)社會保險經辦人員編制實行動態配比制,工作人員數量與參保人次“掛鉤”,以防止出現人員超負荷工作,服務質量下降的現象;(2)社保經辦服務系統的經費預算全部納入到社會保險基金中列支,以徹底解決經費保障不足的問題;(3)根據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建立全國社會保險事業管理總局,各級經辦機構實行垂直領導體制,社保經辦系統應定性為“特殊類公益事業單位”。
【關 鍵 詞】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服務型政府;行政體制改革
2013年是中國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建立20周年。20年來,社保經辦服務體系從無到有,人員規模從小到大,為社會保險制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央政府十分重視社保經辦服務體系的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加快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經辦服務體系”。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完善經辦服務體系,既屬于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范疇,又屬于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標志性舉措。然而,隨著中國社會保險制度覆蓋人次的成倍增加和社保制度精細化管理的客觀要求,全國社保經辦服務體系面臨著空前的挑戰。
一、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的現狀與作用
(一)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支撐“制度規模”不斷擴大
20年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快速發展,經辦服務體系成為擴大制度規模的有力支撐。從覆蓋人數和基金規模看,2012年底,全國社會保險覆蓋26.6億人次,其中城鎮五險合計參保13.4億人次(養老3.0億人次、醫療5.4億人次、失業1.9億人次、工傷1.5億人次、生育1.6億人次),新農保和城居保合計參保4.8億人①,新農合參保8.4億人②。城鎮職工養老制度繳費人數從1990年的5 211萬人提高到2012年的22 981萬人;離退休人數增長幅度更大,1990年僅為965萬人,2012年增加到7 446萬人。1993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僅為461億元(不含系統統籌部分),支出419億元,累計結余288億元(包括購買國家特種債券)。2012年,5項社會保險(不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8 909億元,基金支出合計22 182億元,5項社會保險累計結余(含城鄉養老保險)38 106億元③。1990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制度收入僅為179億元,制度支出149億元,累計結余只有98億元,而2012年當年的制度收入高達20 001億元,支出15 562億元,基金累計結余23 941億元。
圖 1990-2012年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變化
資料來源: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歷年《發展統計公告》。
(二)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保證了制度運行質量
近年來,全國范圍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逐步實現了養老金社會化發放,企業保險幾年間便“升級”為社會保險,2009年建立了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異地轉移接續養老關系的制度框架,用半手工式的操作程序消除了由于制度構建缺陷帶來的“便攜性損失”。而由此帶來的工作量卻逐年增大,養老關系跨省轉續數量2010年為38萬人次,2011年激增至104萬人次,2012年高達115萬人次;跨省轉移資金規模逐年增長,2010、2011和2012年分別為33億元、104億元和179億元④。
在由社保部門征繳的省份,社會保險費的“五險統管”、“五險合一”或“一票統繳”征繳體制已成為發展趨勢,大約半數省份建立了類似的統一征收制度;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從2009年的1億張激增到2012年底的4.8億張,平均每年增發1億多張;新農保和城居保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建立,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這兩個制度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三)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自我完善與成長
社會保險制度覆蓋面不斷擴大,險種不斷增加,這就要求經辦系統的規模同步發展。為此,各級編制管理部門和社會保險行政管理部門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數量和人員配備上給予了很大支持,機構數量從2000年的4 784個增加到2012年的8 411個(見表2)。2012年底,全國有1 364個縣(區)設立了居保機構,占縣級行政區劃的47.7%。在機構數量和人員比例上,參公管理均占一半左右(見表3)。在經辦人員中,參公管理的為77 657人,占實有總人數的45.1%;其中,“養老”機構參公管理人員為50 666人,占參公管理人員總數的65.2%,其余四類機構參公管理的人員共26 991人,占34.8%,他們包括“醫保”(含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居保”(新農保和城居保)和“機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全國范圍內,參公管理的機構有4 421個,占機構總數的52.6%,其中,“養老”機構為2 368個,占參公管理機構總數的53.5%,其余四類參公管理的機構總計為2 053個,占46.5%。
2012年,全國99.9%的經辦機構實行全額撥款,只有5個實行差額撥款,5個實行自收自支,這10個經辦機構均為縣級以下機構。
隨著經辦隊伍規模的擴大,經費預算也隨之逐年增加,實際支出有增無減。2010年全國經辦系統實際支出112.5億元,2011年增長到131.3億元,增長率高達16.7%;2012年實際支出為148.11億元,增長率為12.8%(見表4)。在經辦機構幾乎全部為全額撥款的情況下,各級政府逐年大幅增加對經辦機構行政成本的轉移支付,這說明社會保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尤其是受到財政部門的支持。
6月30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的主要內容。據悉,這是我國正式對外發布的第一本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從今年開始,人社部將定期以年度報告的形式向社會披露全國社會保險發展狀況。 《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狀況、機構建設和管理服務、補充保險和社會保險重要文件目錄等9部分內容,共編配圖表近110張,近3萬字。
主要內容:
一、基本養老保險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4124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906萬人,增長5.9%;比2009年底增加10574萬人,年平均增長7.7%。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達到47065億元,比上年增加5915億元,增長14.4%;比2009年增加26680億元,年平均增長18.2%。其中,基金總收入25310億元,比上年增加2630億元,增長11.6%;比2009年增加13819億元,年平均增長17.1%。基金總支出21755億元,比上年增加3285億元,增長17.8%;比2009年增加12861億元,年平均增長19.6%。累計結余31800億元,比上年增加3531億元,增長12.5%;比2009年增加19274億元,年平均增長20.5%。 3.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情況。2014 年,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2061元(離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4664元),當期發放無拖欠。2014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為67.5%,比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與2010年(67.6%)基本持平。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0107萬人,比上年增加357萬人,增長0.7%;比2010年增加39830萬人,年平均增長48.6%。其中60歲以下參保人數35366萬人,占參保總人數的70.6% 。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規模達到3881億元,比上年增加481億元,增長14.1%;比2010年增加3228億元,年平均增長56.1%。2014年,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10億元,比上年增加258億元,增長12.6%;比2010年增加1857億元,年平均增長50.2%。基金支出1571億元,比上年增加223億元,增長16.5%;比2010年增加1371億元,年平均增長67.3%。2014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845億元,比上年增加839億元,增長27.9%;比2010年增加3422億元,年平均增長73.6%。 3.基本養老金水平情況。2014年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為90元/月,比上年提高8元。
二、基本醫療保險 (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1.參保情況。2014年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8296萬人,比上年增加853萬人,增長3.1%;比2009年增加6359萬人,年平均增長5.2%。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達到14735億元,比上年增加1843億元,增長14.3%;比2009年增加8685億元,年平均增長19.5%。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存5537億元,比上年增加731億元,增長15.2%;比2009年增加2876億元,年平均增長15.8%。 3.醫療服務情況。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待遇人次為15.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8億人次,增長13.4%;比2009 年增加6.8億人次,年平均增長12.6%。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為82.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定點醫療機構12.1萬家,比上年增加8606家;比2009年增加3.7萬家,年平均增長7.7%。定點零售藥店19.4萬家,比上年增加2.6萬家,增長15.5%;比2009年增加9.8萬家,年平均增長15.1%。 (二)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1451萬人,比上年增加1822萬人,增長6.1%;比2009年增加13241萬人,年平均增長11.5%。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649億元,比上年增加462億元,增長39.0%;比2009年增加1397億元,年平均增長45.6%。2014年,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437億元,比上年增加466億元,增長48.0%,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9.0個百分點;比2009年增加1270億元,年平均增長53.7%。2014年,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當期結存212億元,比上年減少4億元,降低1.5%;比2009年增加128億元,年平均增長20.3%。 3.醫療服務情況。2014年,城鎮(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待遇41640萬人次,比上年增加8687萬人次,增長26.4%;比2009年增加34257萬人次,年平均增長41.3%。其中:享受住院待遇2801 萬人次,比上年增加416萬人次,增長17.4%;比2009年增加2124萬人次,年平均增長32.8%。城鎮(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人均門診就診1.2次,比上年增加0.2次。2014年, 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70.9%,比上年降低0.4個百分點;比2009年提高11.9 個百分點。
三、工傷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0639萬人,比上年增加722萬人,增長3.6%; 比2009年增加5743萬人,年平均增長6.7%。其中農民工參保7369萬人,占總參保人數的35.7%, 比上年增加106萬人,增長1.5%。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全國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95億元,比上年增加80億元,增長13.0%; 比2009年增加455億元,年平均增長23.7%。2014年,全國工傷保險基金支出560億元,比上年增加78億元,增長16.3%,高于收入增幅3.3個百分點;比2009年增加404億元,年平均增長29.2%。 3.工傷認定情況。2014年,全國認定工傷和視同工傷人數為114.7萬人,比上年減少3.7萬人,下降3.1%;比2009年增加19.4萬人,年均增長4.1%。2014年全國評定傷殘等級人數為55.8萬人,比上年增加4.6萬人,增長9.0%;比2009年增加16.4萬人,年均增長8.3%。 4.享受待遇情況。2014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98.2萬人,比上年增加3.0萬人,增長1.5%;比2009年增加68.2萬人,年平均增長8.8%。
四、失業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70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26萬人,增長3.8%;比2009年增加4327萬人,年平均增長6.0%。其中:農民工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4071萬人,占參保總人數的23.9%;比上年末增加331萬人,比2009年增加2429萬人,年平均增長19.9%。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全國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80億元,比上年增加91億元,增長7.1%;比2009 年增加799億元,年平均增長18.9%。基金總支出615億元,比上年增加83億元,增長15.6%;比2009年末增加248億元,年平均增長10.9%。 3.享受待遇情況。2014年,全國共有422萬失業人員領取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金,比上年增加5萬人,增長1.3%;比2009年減少62萬人。2014 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萬人;比2009年減少28萬人。2014年,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月人均領取水平為852元,比上年增加85元,增長11.1%;比2009年增加406元,年平均增長13.9%。
五、生育保險 1.參保情況。截至2014年底,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039萬人,比上年新增647萬人,增長3.9%,比2009年增加6163萬人,年平均增長9.4%。 2.基金收支情況。2014年,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446億元,比上年增加78億元,增長21.1%,比2009年增加314億元,年平均增長27.6%。2014年,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368億元,比上年增加85億元,增長30.2%,高于收入增幅9.1個百分點;比2009年增加280億元,年平均增長33.1%。 3.待遇享受情況。2014年,享受各項生育保險待遇共613萬人次,比上年增加92萬人次,增長17.6%;比2009年增加439萬人次,年平均增長28.6%。2014年全國人均生育待遇支出為14457元,比上年增加1002元,增長7.4%;比2009年增加5898元,年平均增長11.1%。
六、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狀況 2014年,基本養老保險(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含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以下簡稱五項社保)基金總收入39828億元,比2013年增加4575億元,增長13.0%,比2009年增加23713億元,年平均增長19.8%。其中:基金征繳收入32734億元,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農村社會保險委員會副主任杜道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而家中老人受故土情結影響,不愿意跟隨子女進入城市。獨居農村的老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方面難以得到保障,從這個層面上看,農村養老問題比城市更突出。
最大問題是照料和精神贍養
NBD:農村養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杜道文:最大問題是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撫慰。現代社會的發展,再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使得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正在日益瓦解。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進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而家中老人受傳統的故土情結影響,不愿意跟隨子女進入城市。獨居農村的老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方面難以得到保障。
農村社會歷來是養兒防老,但是現在,即便子女在經濟方面不存在壓力,也難以保證對老人的悉心照料和精神關懷。所以我認為,與城鎮相比,農村社會的養老問題更嚴重。
NBD:應該怎樣加大對農村老人的人文關懷?
杜道文: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養老服務業的投入,特別是應該加大對農村高齡、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保障投入。目前農村社會的養老服務業發展很不均衡,很多地方服務機構和服務設施不健全,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地應因地制宜地、針對性地制定特殊政策。
NBD:對于相對低齡、健康的老人,應該采取怎樣的政策?
杜道文:可以將村里身體尚健康、又能熱心助人的低齡老人以義工的方式與高齡失能的老人 結對 。以后這些相對低齡的老年人進入高齡后,再由新一代的低齡老人來照顧他們。
養老合作社推動農村養老
NBD:您所說的這種形式是否就是現在新興的 養老合作社 模式?
杜道文:合作社在農村社會養老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一部分農村老年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愿意入住敬老院、福利院,再加上又不愿意跟隨子女進城,所以自發組織起來,成立養老合作社。合作社內的低齡老人幫扶高齡老人,彼此互相照料,這樣,老人不離家或離家不離村,就能解決吃飯、生活照料等問題,還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消除孤獨感和寂寞感。
NBD: 養老合作社 模式能在全國推廣嗎?
杜道文:一個行政村或幾個行政村可以實行合作養老,這種模式可以在部分地區推廣,但不見得全國所有農村均適用。比如說人口居住較分散的牧區,就不適宜。
NBD:這種 養老合作社 模式是否有法律保障?
杜道文: 養老合作社 的法制建設還比較滯后,但它是一種非常好的農村養老保障模式,可以讓農村老人在故土上度過幸福的晚年生活。不過,解決農村養老問題,還需要政府加大對農村老齡事業的投入,實現社會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切實幫助,改善農村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
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