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2014年河北、黑龍江、寧夏三省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支出大于收入。從全國來看,雖然企業職工養老金累積結余的絕對數在增加,但近年其支出增長比例均明顯高于收入增長比例,收支平衡壓力顯現。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亦表示,截至2014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達到3.5萬億元,同時也要看到隨著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別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的日益臨近,基本養老金的支付壓力持續加大。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庹國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一方面是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在增加;另一方面是很多企業沒有足額繳納職工養老金。
三地養老金收不抵支
上述《報告》是首次公開發布的社會保險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反映了2014年我國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建設、管理運行、經辦服務等方面情況。
李忠介紹,《報告》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狀況、機構建設和管理服務、補充保險和社會保險重要文件目錄等9部分內容。
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方面,2014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達到47065億元,比上年增加5915億元,增長14.4%。其中,基金總收入25310億元,比上年增加2630億元,增長11.6%。基金總支出21755億元,比上年增加3285億元,增長17.8%,累計結余31800億元,比上年增加3531億元,增長12.5%。
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方面,2014年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規模達到3881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6%;支出1571億元,比上年增長16.5%。2014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845億元,比上年增長27.9%。
不難看出,去年基本養老金收入依然保持一定增長,且累計結余數量持續增加,但養老金支出的比例也在上年的基礎上繼續增長,且增長的比例明顯高于收入增長的比例。李忠介紹,“近年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收入的增幅低于支出的增幅,收支平衡壓力越來越大。”
部分省區養老金收支失衡的問題已經出現。《報告》指出,去年河北省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62億元,支出771億元;黑龍江省收入834億元,支出939億元;寧夏自治區收入117億元,支出118億元。
此外,部分企業存在沒有足額繳納職工養老金的問題。庹國柱表示,尤其是一些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企業“賴賬”或降低標準繳納社保的問題普遍。
專家建議多方“開源”
其實,業內對養老金缺口的擔憂和爭議從未中斷。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2014年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489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17554億元,財政補貼收入3038億元,支出19117億元,收支結余2371億元,年末滾存結余28251億元。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如果剔除財政補貼部分,當期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虧空”1563億元。而在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中,該數字超過了3000億元。
庹國柱對此表示,解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的收支問題,只有兩種辦法:依靠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和追繳企業欠繳養老金數額。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養老金并軌、延遲退休年齡、提高繳費年限等都將是較好的“開源”手段。
李忠介紹,從養老保險來看,近期還是不斷加大擴面征繳力度,夯實繳費基數,提高參保繳費能力。從長遠看,要綜合采取各種措施,打組合拳,比如說實施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實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障養老保險價值的價值,近日,十年來難以推進的養老金投資改革也是一個重大的進步。社會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并公開征求意見,明確了放開養老市場的投資意向。圍繞養老金領域改革正在加速。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為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昨天澄清:具體方案尚在研究。
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成立初期,資金主要來源包括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股減轉持、彩票公益金及投資收益等。其中國有股減轉持帶來的收入扮演著重要角色。“國有企業減持股份時,是有收入的,這部分收入有一些是要用于補充社會保障基金的。這個以前也是在做的。”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但隨著國企改制接近尾聲,國有股減轉持這一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籌資渠道。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指出,應該選擇常年收入較好又穩定的大型央企或者地方國企,劃撥其中一部分股權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用于這部分股權后,就可以有新的相對比較穩定的來源。
根據人社部公布的信息,目前這一工作正由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證監會等部門共同推進參加,且相關部門已成立了專題工作組,建立了工作機制。山東省也率先于今年3月印發文件,將省屬企業30%的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但接近人社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仍在研究階段,還沒有實施。
背景
媒體稱養老險“虧空”將超3000億元
昨天有媒體報道稱,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2015年養老保險“虧空”將超過3000億元。記者獲悉,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該報道指出,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后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此前幾年的預算執行情況,“虧空”越來越大。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后,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億元顯著擴大。
相信大家讀完這篇文章以后,大家多少了解了些當下老人養老金或從國資發出,養老金虧空嚴重據最新報道,養老金虧空金額高達3千億元,如此大的額度,只能國資頂上。
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2015年養老保險“虧空”將超過三千億元。《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專家建議,可以選擇一些收益一貫比較穩定的中央企業,拿出其中一部分產權劃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根據所持的這部分產權,通過年度分紅持續獲得收益。 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后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此前幾年的預算執行情況,“虧空”越來越大。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后,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億元顯著擴大。2013年剔除財政補貼后,“虧空”僅為959億元。而在2012年,這一指標還為正值:2012年保險費收入15027億元,本年支出13948億元,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元。 “養老金缺口迫使財政部想辦法。”一位財政部人士曾表示,財政收入增速出現嚴重下滑,而財政支出特別是社保方面支出卻在逐年增加,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國資劃撥社保基金是個趨勢性的問題。 事實上,在全國社保基金成立初期,資金主要來源包括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股減轉持、彩票公益金及投資收益等。但隨著國企改制接近尾聲,國有股減轉持這一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籌資渠道。 對于國資劃歸社保是否應推進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根據人社部公布的信息,目前這一工作正由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證監會等部門共同推進參加,且相關部門已成立了專題工作組,建立了工作機制。 “現在中央已經明確決定國有資產劃撥社保,而且也成立了部際工作小組,已經進入實施過程中。”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不過,具體操作機制如何確定目前仍是各方博弈的焦點。 “現在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方案,不過已經到了必須開展具體行動的階段了。”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社保欠賬多窟窿大,影響財政收支平衡,所以拿國資作價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沒有別的途徑。他認為,具體操作上,是劃歸資產還是利潤,未來會完全根據政策需要。他建議對于結構性轉型中產能過剩、面臨淘汰的企業資產可以處置、變賣劃歸社保,“另外可以把一些大央企、壟斷企業的利潤劃一部分過來,國有股上市的時候劃一部分股份給社保基金也是可以操作的。”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在國資劃撥社保基金嘗試上已領先邁出一步,將30%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到省社保基金理事會。 不過,劃轉國有資本的機制可能遭受質疑。有觀點認為,國有股轉持會造成股市價格變動、影響股民利益。國資委一位人士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環境下,中央把穩增長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劃撥國資補充社保很可能會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經濟的復蘇,所以改革方案寧緩勿急。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也表示,劃轉國有股從表面看是讓社保基金賬戶的資產增加、規模擴大,解決可能面對社保基金缺口問題。但一旦企業出現資不抵債、實施破產等問題,極有可能連累到社保基金,因為社保基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責任。 對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崔長林認為,提高國有企業紅利劃轉社保基金的比例,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劃轉國有股權強,風險也更小。而且,這樣做可以避免目前國企紅利被返投國企、其他群體享受不到的問題,使國企紅利能夠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蘇海南也表示,當前可以考慮選擇一些收益一貫比較穩定、效益較好的中央企業,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產權,劃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根據所持的這部分產權,通過年度分紅獲得持續不斷的收益。“只要產權歸社保基金所有,收益就是長期穩定的。至于其他的國有股轉持、利潤劃轉等都可以作為社保資金的另一部分來源,”蘇海南說,“我認為通過國有企業的產權劃撥,社保基金可以持續、穩定獲得分紅,因為這是憑借獲得部分產權帶來的收益,這個最保險。” 至于國有產權劃撥的比例,蘇海南認為,可以先行測算,一方面要讓社保基金額外增加一筆可持續的收入補充,另一方面也要確保大型央企不因劃撥產權影響自身繼續做大做強,要本著兩方面都兼顧的原則來制定國有產權劃撥方案。“起步階段,應該是國企本著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拿出一小部分產權。這些落實后要倒過來,根據社保基金空賬缺口的情況來逐漸增加劃撥產權的比例。”他說。
養老金缺口已非“遠慮”而是擺在眼前的“近憂”。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今年養老金保險“虧空”將超過3000億。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已進入實施階段。 經過曠日持久評估、討論和各種利益權衡博弈,用劃轉國資補充養老金虧空終于獲得一致看法,而養老金虧空持續加大的嚴峻形勢,也在倒逼財政部、國資委、社保理事會等部門不得不坐下來認真研究實施方案。無論如何,這是件事關全體民眾福祉的大事,既要慎之又慎、不出任何紕漏,又不能再久延不決,讓“救命錢”出現支付危機。 基于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缺乏戰略視野,對老齡化社會的快速來臨缺乏思想準備,對養老金集中支付的期限判斷存在誤差的現實,用劃轉國資方式彌補養老金虧空似乎是不二選擇,但筆者倒是認為,這只是一個次優方案,更好的選擇應是直接用國企紅利彌補養老金虧空。 且聽筆者細說理由。 劃轉國資彌補養老金虧空,有可能導致國企經營實力日漸式微甚至出現不負責任的經營行為,最終使彌補養老金虧空辦法成為“無源之水”。隨著未來二、三十年我國老年人口高峰到來,養老金虧空正呈逐年上升趨勢,若按每年虧損幾千億元計算,10年、20年、30年之后,需要劃轉的國資則分別可達幾萬億直到數十萬億。而據財政部資料,2013年底,我國國有企業總資產雖達104.1萬億,但剔除負債67.1萬億,凈資產也就僅37萬億。如此看來,二、三十年之后,有三分之一以上國企資產屬全國社保基金會,且這種可能性很大。因為,從2012至2014年3年養老收入支出情況可預測未來養老金支出大致狀況,2012年保險費收入15027億,支出13948億,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2013年剔除財政補貼后,“虧空”959億,2014年“虧空”3024.87億。若養老虧空局勢得不到遏制,則國企總資產會有大幅下降之虞。如果加上中途因經營不善虧損而破產,國企總資產會更加縮小。如果一旦形成這種結局,會對國有企業經營積極性造成很大影響:一者,這將滋生出經營盈虧與自身利益關聯不大的經營意識,對國企和社保資產保值增值必然帶來很大威脅;二者,養老金資產全部由國企經營,社保基金管理機構又無法參與經營決策,不能對國企經營形成有效約束力,如果國企管理人員存在不負責任的經營行為,一旦決策失誤導致企業破產關閉,不要說社保資產分紅,恐怕養老金資產本身都會落到“竹籃打水”結局;三者,劃撥國資補充社保很有可能會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經濟復蘇。 如果用國企紅利補充養老金虧損,則既不會損害國企經營的元氣,也會形成對國企經營有效約束,使養老社保機構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滾滾財源”。隨著國企經營實力的不斷擴大,加之對國企管控手段的提高,國企經營行為會更加規范,經營盈利能力會進一步增強,當會更加有能力為社保基金提供資金補充。再說,以目前的養老金虧空金額與國有企業盈利相比,國有企業有足夠能力擔負起彌補養老金虧空的重任。據財政部資料,2013年國有企業經營總收入47.1萬億,同比增長10.8%,利潤總額2.6萬億,同比增長5.3%,其中凈利潤1.9萬億,同比增長4.4%。2014年由于經濟總體下滑,國有企業經營雖受到一定影響,但仍表現出不錯的業績。據財政部資料,2014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4765.4億,同比實現3.4%的增長,其中,中央企業利潤總額17280.2億,同比增長3.6%;地方國有企業利潤總額7485.2億元,同比增長2.8%?。而且,國有企業經營利潤除了擴大再生產和科技改造、必要基礎設施投入之外,大部分用于彌補養老金虧空或補充養老金,不僅可大大提升我國的養老金勢力,減輕財政負擔,更能實質性地提高全民養老保障水平,使國企紅利能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時,這也能有效避免國企盈利形成部門利益“自肥”現象,堵塞國企財務管理漏洞,防止國企滋生各種違法犯罪等腐敗行為,大有利于國企更加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銀行監管分局)
北京商報訊?(記者?蔣夢惟?實習記者?林子)日前,多家媒體都報道了河北省承德市養老金被占據,虧空需參保老人補繳一事。近日,承德市社保局對此做出回應稱,本著以人為本的政策,員工退回的錢款可視為參保老人已繳納保險費,但不足部分需由參保人補齊。 河北省承德市248位參保老人的養老金,在今年1月中旬突然被停發了。據河北省承德市社保局回應,承德市社保局科員白雪杉利用養老保險系統漏洞,通過虛構老年人已經投保的事實,為老年人辦理養老保險手續,并將養老金占為己有。案發后,白雪杉退回858.4萬元,承德市社保局已接受,但據參保老人們稱,他們繳納金額超過900萬元,期間虧空需要老年人自己補齊。 對此,北京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委員謝通祥表示,老人們直接或間接通過白雪杉交了錢,已經錄入社保部門養老系統,并拿到了真實的個人賬戶對賬單,甚至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承德市社保局不應該要求他們再補交養老金,“承德市社保局不能把內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責任轉嫁給普通老百姓”。
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2015年養老保險“虧空”將超過三千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后,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億元顯著擴大。2013年剔除財政補貼后,“虧空”僅為959億元。而在2012年,這一指標還為正值:2012年保險費收入15027億元,本年支出13948億元,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元。
財政收入增速出現嚴重下滑,而財政支出特別是社保方面支出卻在逐年增加,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國資劃撥社保基金是個趨勢性的問題。事實上,在全國社保基金成立初期,資金主要來源包括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股減轉持、彩票公益金及投資收益等。
但隨著國企改制接近尾聲,國有股減轉持這一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籌資渠道。對于國資劃歸社保是否應推進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現在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方案,不過已經到了必須開展具體行動的階段了。”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講到。具體操作上,是劃歸資產還是利潤,未來會完全根據政策需要。他建議對于結構性轉型中產能過剩、面臨淘汰的企業資產可以處置、變賣劃歸社保,“另外可以把一些大央企、壟斷企業的利潤劃一部分過來,國有股上市的時候劃一部分股份給社保基金也是可以操作的。不過,劃轉國有資本的機制可能遭受質疑。
有觀點認為,國有股轉持會造成股市價格變動、影響股民利益。國資委一位人士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環境下,中央把穩增長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劃撥國資補充社保很可能會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經濟的復蘇,所以改革方案寧緩勿急。
中國經濟保持連續20多年的發展,國富而民不強,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經濟發展的紅利劃分給了企業。人民幣持續升值,但中國普通人的購買力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大幅下降,財富的確聚集樂,但不在老百姓手里。今天我們突然發現,養老保險的時間延長了、金額更貴了、個人所得稅更高了、物價更貴了。生不起病、吃不起飯、養不起孩子、買不起房,只能炒個股、理個財避免財富進一步縮水,然而這條消息讓我們的心情真的是爛爆了。
不理財怎么辦,下半輩子還是要過的,指望養老保險指望的上嗎?
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后,2015年養老保險“虧空”將超過三千億元。《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專家建議,可以選擇一些收益一貫比較穩定的中央企業,拿出其中一部分產權劃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根據所持的這部分產權,通過年度分紅持續獲得收益。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后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此前幾年的預算執行情況,“虧空”越來越大。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后,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億元顯著擴大。2013年剔除財政補貼后,“虧空”僅為959億元。
而在2012年,這一指標還為正值:2012年保險費收入15027億元,本年支出13948億元,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元。“養老金缺口迫使財政部想辦法。”一位財政部人士曾表示,財政收入增速出現嚴重下滑,而財政支出特別是社保方面支出卻在逐年增加,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國資劃撥社保基金是個趨勢性的問題。事實上,在全國社保基金成立初期,資金主要來源包括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股減轉持、彩票公益金及投資收益等。但隨著國企改制接近尾聲,國有股減轉持這一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籌資渠道。
對于國資劃歸社保是否應推進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明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根據人社部公布的信息,目前這一工作正由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證監會等部門共同推進參加,且相關部門已成立了專題工作組,建立了工作機制。"現在中央已經明確決定國有資產劃撥社保,而且也成立了部際工作小組,已經進入實施過程中。"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介紹說。不過,具體操作機制如何確定目前仍是各方博弈的焦點。"現在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方案,不過已經到了必須開展具體行動的階段了。"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對記者表示,社保欠賬多窟窿大,影響財政收支平衡,所以拿國資作價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沒有別的途徑。
他認為,具體操作上,是劃歸資產還是利潤,未來會完全根據政策需要。他建議對于結構性轉型中產能過剩、面臨淘汰的企業資產可以處置、變賣劃歸社保,"另外可以把一些大央企、壟斷企業的利潤劃一部分過來,國有股上市的時候劃一部分股份給社保基金也是可以操作的。"他說。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在國資劃撥社保基金嘗試上已領先邁出一步,將30%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到省社保基金理事會。
不過,劃轉國有資本的機制可能遭受質疑。有觀點認為,國有股轉持會造成股市價格變動、影響股民利益。國資委一位人士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環境下,中央把穩增長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劃撥國資補充社保很可能會導致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經濟的復蘇,所以改革方案寧緩勿急。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也表示,劃轉國有股從表面看是讓社保基金賬戶的資產增加、規模擴大,解決可能面對社保基金缺口問題。
但一旦企業出現資不抵債、實施破產等問題,極有可能連累到社保基金,因為社保基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責任。對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崔長林認為,提高國有企業紅利劃轉社保基金的比例,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劃轉國有股權強,風險也更小。而且,這樣做可以避免目前國企紅利被返投國企、其他群體享受不到的問題,使國企紅利能夠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蘇海南也表示,當前可以考慮選擇一些收益一貫比較穩定、效益較好的中央企業,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產權,劃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根據所持的這部分產權,通過年度分紅獲得持續不斷的收益。
"只要產權歸社保基金所有,收益就是長期穩定的。至于其他的國有股轉持、利潤劃轉等都可以作為社保資金的另一部分來源,"蘇海南說,"我認為通過國有企業的產權劃撥,社保基金可以持續、穩定獲得分紅,因為這是憑借獲得部分產權帶來的收益,這個最保險。"至于國有產權劃撥的比例,蘇海南認為,可以先行測算,一方面要讓社保基金額外增加一筆可持續的收入補充,另一方面也要確保大型央企不因劃撥產權影響自身繼續做大做強,要本著兩方面都兼顧的原則來制定國有產權劃撥方案。"起步階段,應該是國企本著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拿出一小部分產權。這些落實后要倒過來,根據社保基金空賬缺口的情況來逐漸增加劃撥產權的比例。"他說。
【摘要】28日就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接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專題詢問時,馬凱在答復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問題時稱,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從總體上看保證當期支付是沒有問題的,從未來看收支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不確定性很大,因為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因素都是多樣復雜的,缺口到底多大也難以確定。?馬凱稱,養老金未來缺口測算由于情境不同,結果也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體制不改、機制不轉、政策不調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點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 作為《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向名義賬戶制轉型》的分報告之一,這份名為《現行統賬結合模式下隱形債務預測與測算》的報告稱,以2012年為基準,社會統籌賬戶的隱形債務為83.6萬億元,個人賬戶的隱形債務為2.6萬億元,合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下的隱形債務為86.2萬億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為166%。 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采用“統賬結合”模式,即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據報告的執筆人、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魏吉漳稱,未來可能產生養老金缺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待遇確定型(DB)現收現付制的社會統籌賬戶,其隱形債務在轉制時沒有被支付;二是應專款專用的繳費確定性(DC型)的個人賬戶基金被挪用形成空賬。 “如此龐大的隱形債務,并不會立即造成當期財務的嚴重赤字,但會逐漸反映在未來的財務賬戶上。”報告稱,隱形債務將在未來的現金收支中逐步轉為財務缺口,隱形債務越大,代表基金準備越不足,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困境將在未來年份中呈現。 這并非中國第一次對養老金的隱形債務做出測算。最近三年,至少有五家機構發布了關于養老金隱形債務的測算數據。 2012年6月,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的團隊給出的測算結果是:2013年中國養老金隱形債務將高達18.3萬億元。 2012年12月,時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的馬駿領導的研究小組所做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顯示,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有缺口,如果假定財政補貼保持2011年的水平不變,其累計結余將于2022年消耗殆盡,此后便處于負債狀態,2013到2050年的累計缺口應當為37萬億元。 2013年11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偉等人的測算結果是,養老保險基金將于2037年出現收支缺口,2048年養老保險基金將耗盡枯竭。 2013年12月,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的團隊做出的資產負債表測算結果顯示,2023年城鎮企業職工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將出現收不抵支,2029年累計結余將耗盡,2050年累計缺口將達到80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91%。 馬凱在答復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問題時稱,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從總體上看保證當期支付是沒有問題的,從未來看收支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不確定性很大,因為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因素都是多樣復雜的,缺口到底多大也難以確定。(人民網)?【延長退休年齡顯然是為了緩解巨額虧空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壓力】 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呂井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約5年前上海就在部分行業試點過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這一試點與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長期未能實現做實個人賬戶的大環境有關。由于基本上是通過在職人員繳費,來為退休者發放養老金,加之目前人口老齡化加劇,因此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還是較大的。 去年年底公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稱2010年有14個省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收不抵支,缺口高達679億元。今年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張蘊嶺在兩會期間對記者透露,中國養老金虧空已經達到1.6萬億。而據全國社保基金會預測,到“十二五”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預計也才1.5萬億元。此外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收益率大大低于通貨膨脹率,中國養老金制度正面臨嚴峻挑戰。 【養老金虧空原因也很復雜,有的是歷史問題】 養老金入不敷出,除了收益率過低(2%,連官方賬面上的2.2%的物價增長指數都沒有跑贏)以外,如一些學者所言,真正原因有三點:一是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起步較晚導致養老金欠賬,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需要養老的老人劇增,來源和積累的倉促導致“倉儲”枯竭,沒有多少可供支用的備存資源。二是社保體系為企業原罪和各種層出不窮的轉型期成本埋單,一方面養老金繳納過程中的拖欠、拒繳現象比較嚴重,成為直接導致養老金作為基金賬戶來源不足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社保體系改革前,廣大國有企業未能足額為國企員工繳納養老金。三是個別地方人為挪用養老金。一言以蔽之,養老金入不敷出,嚴重虧空,主要原因在于財政欠賬。 但是養老金的問題還不止于此。即使沒有這些發不出錢的問題,養老金就很好嗎?答案仍然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