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部分保險銷售人員為提高業績,在產品營銷宣傳過程中,時有夸大產品收益、掩飾產品風險等易引人誤解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請消費者注意:防范保險銷售誤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情簡介 王女士在保險公司投保兩份終身壽險,不久后她接到保險公司業務員的電話,業務員稱有一款即將停售的高息理財保險,比銀行利率高,是目前保險行業內收益最好的產品。王女士聽有高收益就動了心,因手中資金不足,想到之前購買的終身壽險可申請貸款,于是向保險公司辦理了保單貸款。拿到錢后,王女士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一步咨詢,客服表示該款產品為萬能保險,且投資收益是不確定的,王女士這才發現與電話銷售人員講解的不一樣,趕緊前往保險公司柜面詢問。經公司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后,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高息”誤導了,后悔辦理了保單貸款。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消費者因保險公司電銷人員誤導銷售行為致使個人權益受損。該誤導銷售行為表現為:進行隱瞞或者誤導、夸大產品收益等引人誤解的宣傳,用保險產品分紅率與銀行利率簡單對比誤導消費者。 風險提示 (一)不盲目跟風,確認保險合同內容后再投保。保險產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圍以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為準,消費者不盲目聽信宣傳營銷,應根據自身需求,詳細了解產品承保機構、保障范圍、除外責任等,認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防范識別營銷過程中混淆、模糊、夸大保險責任等風險。在投保繳費前一定要仔細核對投保險種,了解合同重要條款后再投保。 (二)不隨意委托,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保險產品時,不要隨意委托他人辦理投保,不要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重要證件、賬號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線上、線下投保務必做到本人確認,謹慎對待簽字、授權、付費等重要環節,確保自己了解所簽署或授權的協議內容。 (三)不輕信“代理維權”,通過合法渠道維權。若消費者在購買保險過程中與保險公司發生消費糾紛,要通過正常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及時向保險公司投訴或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必要時可根據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不輕信“代理維權”、“代理退保”等虛假承諾,不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不法行為。
來源自河北銀保監局(http://www.cbirc.gov.cn/branch/hebei/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161941&itemId=1820&generaltype=0)
近年來,部分保險銷售人員為提高業績,在產品營銷宣傳過程中,時有夸大產品收益、掩飾產品風險等易引人誤解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請消費者注意:防范保險銷售誤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情簡介 王女士在保險公司投保兩份終身壽險,不久后她接到保險公司業務員的電話,業務員稱有一款即將停售的高息理財保險,比銀行利率高,是目前保險行業內收益最好的產品。王女士聽有高收益就動了心,因手中資金不足,想到之前購買的終身壽險可申請貸款,于是向保險公司辦理了保單貸款。拿到錢后,王女士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一步咨詢,客服表示該款產品為萬能保險,且投資收益是不確定的,王女士這才發現與電話銷售人員講解的不一樣,趕緊前往保險公司柜面詢問。經公司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后,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高息”誤導了,后悔辦理了保單貸款。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消費者因保險公司電銷人員誤導銷售行為致使個人權益受損。該誤導銷售行為表現為:進行隱瞞或者誤導、夸大產品收益等引人誤解的宣傳,用保險產品分紅率與銀行利率簡單對比誤導消費者。 風險提示 (一)不盲目跟風,確認保險合同內容后再投保。保險產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圍以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為準,消費者不盲目聽信宣傳營銷,應根據自身需求,詳細了解產品承保機構、保障范圍、除外責任等,認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防范識別營銷過程中混淆、模糊、夸大保險責任等風險。在投保繳費前一定要仔細核對投保險種,了解合同重要條款后再投保。 (二)不隨意委托,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保險產品時,不要隨意委托他人辦理投保,不要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重要證件、賬號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線上、線下投保務必做到本人確認,謹慎對待簽字、授權、付費等重要環節,確保自己了解所簽署或授權的協議內容。 (三)不輕信“代理維權”,通過合法渠道維權。若消費者在購買保險過程中與保險公司發生消費糾紛,要通過正常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及時向保險公司投訴或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必要時可根據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不輕信“代理維權”、“代理退保”等虛假承諾,不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