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能級持續提升 中國太保穩居全球保險品牌價值第五位(2022-1-27) 返回列表頁>>
1月26日,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正式發布“2022年度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榜單。在上榜保險品牌中,中國太保品牌能級持續提升,表現出較強的韌勁,品牌核心指標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中國太保品牌價值穩居保險品牌全球第5位,達到157.7億美元;品牌強度指數實現跨越,由AA+提升為AAA-,表現出太保品牌形象和對客戶購買決策影響力的強勁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太保品牌價值對于公司價值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與公司價值比達到40%,在中國保險品牌中居首位,在全球保險品牌中位列第二,反映出中國太保品牌對企業整體價值的貢獻力,凸顯了太保品牌的整體實力。
在周期性變化調整和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中,中國太保品牌表現出強品牌特性,這主要得益于太保品牌在不確定性中,圍繞客戶創新發展,圍繞社會彰顯擔當。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品牌是贏得客戶人心的有效方式,中國太保品牌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文化,圍繞客戶需求構建牌傳播新生態,打造客戶喜愛和認可的品牌新形象。
中國太保以30周年司慶為契機,推出一系列品牌年輕化、科技化舉措?!霸谝黄稹敝黝}司慶VI突破傳統,以多彩多姿展現品牌新貌,在各客戶觸點得到廣泛運用。同時,中國太保推出吉祥物,“洋洋”是有溫度的海洋精靈,“保?!笔茄笱笞钣H密的智慧助手。兩個代表太保的新形象以表情包、手辦等多種形式出現在與客戶的交流中,受到歡迎。中國太保還推出司歌《約定》、司樂《乘風破浪太平洋》,以獨特的聲音系統增強品牌活力。此外,中國太保推出抖音全民任務挑戰賽、歡樂太平洋小游戲、線上線下展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更多客戶參與其中,感受到太平洋保險品牌的力量。
2021年,中國太保深入推進“太保服務”品牌。立足客戶對“保險產品+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服務官”制度全面落地,創建了從集團到總公司、分公司、中支公司的四級“服務官”制度。700多名高管以“服務官”的身份走近客戶、服務客戶,切實承擔起“將服務細胞滲透到轉型經營中”這一重要使命。從服務客戶全生命周期出發,公司全面打造身邊服務、終身服務和精致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建設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在行業首次公布由獨立第三方開展的保險服務質量指數評價結果中,太保產險、壽險分別在參與的59家財產險公司和79家人身險公司中拔得頭籌,健康險公司位列專業健康險公司第一名。中國太保獲得《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營報》等評選的“2021年度品牌影響力保險公司”“2021年卓越競爭力品牌建設保險公司”等榮譽。尼爾森調研顯示,太保品牌對于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力超過70%。
以社會責任為己任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太保發展的根本遵循,太保品牌站在與國家同頻共振、與人民休戚與共的高度謀劃發展,做向上向善的品牌,彰顯責任擔當。
服務國家戰略。中國太保已連續為四屆進博會、兩屆服貿會提供累計近2.8萬億保障,海外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積極參與大區域戰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引領新高地、深耕長三角一體化、激活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圍繞“3060”目標,在環境治理、先進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等眾多領域,推出綠色保險和投資解決方案,新能源保險近萬億元。
服務社會民生。中國太保實施大健康戰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面臨的醫療問題。承辦的各類政府醫保合作項目覆蓋1.45億人,參與惠民保項目33個。同時,布局養老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已在成都、大理、上海、杭州等9地落地10家“太保家園”,初步完成養老產業全國布局。
描繪公益圖譜?!疤>G”“太保紅”“太保藍”描繪出太保社會責任的彩色圖譜。“防貧?!币淹茝V至1000多個縣區,覆蓋近40萬臨貧易貧人群,成為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的“太保紅”。面對老齡化背后的老年認知障礙癥,太保捐贈2000萬元發起設立“太保藍”公益基金,成為守護愛與希望的“太保藍”。捐資2330多萬元,在青海三江源建成1500畝生態公益林,成為構筑中華水塔屏障的“太保綠”。
ESG品牌化。中國太保積極推動ESG戰略實施,深化ESG理念實踐與傳播,初步形成“綠動太保、你我同行”ESG品牌。創新推出零碳進博、碳配額質押保險;圍繞云南大象事件傳播野生動物責任保險,確立太保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險標桿;針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暴雨、臺風等災害,推動巨災保險傳播,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太保樣本”。
憑借在社會責任和ESG方面的突出表現,中國太保連續13年獲得第一財經“責任典范獎”,在新浪金麒麟中國ESG優秀企業500強中名列保險業第二位,并榮獲ESG“金責獎”;在社科院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300強企業排名中列保險業第三位;同時,獲得21世紀經濟報道碳中a和先鋒綠色先鋒獎。
面向未來,中國太保將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品牌站位、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文化、以價值為中心的品牌創造,使品牌成為太保打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