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太平洋保險公司牽頭起草的中國保險業首個國家標準GB/T36687-2018《保險術語》已正式實施,該標準一共收納了817項保險專業術語,既包含面向業內人士的專業術語,也包含面向消費者的一般術語,是保險行業內部溝通和外部交流的規范性、通用性語言,是保險業各類標準的基礎標準。
2006年保險行業發布的第一個行業標準就是《保險術語》。在實施應用過程中,術語標準對保險行業監督管理、保險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保險合同契約管理、保險產品開發銷售管理、保險服務標準建立和管理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極大地推動中國保險業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僅次美國的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從高速度的發展走向高健康發展之路,保險產品作為能夠兼顧風險保障和保值增值服務的金融產品,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社會公眾保險知識普及和保險相關聯行業都需要國家級的術語標準的規范和指導。因此為了支持保險行業發展,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普及保險術語,也為了進一步完善術語內容,項目組向保標委申請了國家標準課題。經國家標準委批準立項后,在原行業標準《保險術語》的基礎上歷時三年編制審查完成。
相比行業標準,《保險術語》國家標準兼具權威性、專業性及普及性。一是標準內容新增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基礎術語”章節,包含保險產品定義、銷售、承保、理賠等銷售及服務環節常用術語;二是標準編制審查過程中不僅廣泛聽取行業意見,還引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數據通信技術研究所等行業外專家意見,對標準進行反復論證審查,包含的術語更加豐富,描述更加準確。
保險的規范術語促進了保險業的銷售規范,讓保險更好的受到法律的管理,讓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保護。